其二是1929-1935年,中国思想界对如何认识中国社会、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的出路何在等许多重大的思想理论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激烈的争论。这场论战恰恰是发生在共产党人、国民党人、自由知识分子和中国的托洛茨基派之间。还在1929年,中共中央就开始提出了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创造社主办的《新思潮》杂志1930年春应中共中央之命,就当时混沌不清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用《中国经济研究专号》的形式发表了一组共产党人的文章,分析论证“中国是半殖民地的国家,帝国主义在中国经济中握有最高的统治权”,“在全国经济生活的比重上,半封建关系仍然占着比较大的优势”,“中国经济,实是帝国主义侵略下的一个半殖民的半封建的经济”。故“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前途,是没有的”。对此,托洛茨基派通过《动力》杂志予以回应,强调帝国主义必然要破坏封建的经济基础,故中国的资本主义必然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与扩大,中国事实上已经进入到资本主义阶段。这场论战从1930年开始,一直断断续续地延续到1936年前后。其间,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演进到中国社会史分期论战,更深入到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国共两党以及中间各派知识分子大批卷入到这场论战中来,而论战的结果,正如1935年7月沈志远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经济。”换言之,论战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文化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并且前所未有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而对这场论战,包括随之展开的有关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文艺方向问题的论战等,国民党都没有能够从政治上公开地加以干预。
相关影视:刺激印度电影uygur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