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按照孔子的“忠恕之道”(《里仁》),“忠恕”一词本身就包含着“与人为善”的交往要求。“忠”指在“己”或“身”方面的存心,“恕”指对“物”或“人”方面的行为,都认为“忠”“恕”是己与人、身与物、存心与行为的统一。正是以这种交往要求为导向,孔子把广交朋友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他认为055
“青青子衿”传统文化书系○交○往○之○道齐国的晏婴所以能在交往中受到他人的尊重,就是由于晏婴始终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待人,即“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所以,孔子反对用恶意猜测他人,提倡“见善如不及”(《季氏》)、“愿无伐善”(《公冶长》),勉励人们交往时以善良的心地和开放的襟怀来接纳对方。
在人际交往的问题上,孟子或许比孔子更加清晰。他明确提出了“与人为善”的交往原则。《公孙丑上》说:“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这里的“善与人同”是指意向性认同,“乐取于人以为善”是指情感性认同,而“取诸人以为善”则是将意向性认同和情感性认同内化为友善的交往意识。孟子认为帝舜之所以能由凡入圣,是由于他始终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善待对方,这就意味着与人为善既是实现主体间互相理解与沟通的前提,又是建立互相学习、互相认同和互相信任的良好交往氛围的先决条件。既然如此,那么,友好的人际交往就是善心与善心的交流与融通。也就是说,人只有怀着一颗善良友好的心进行交往,才能得到对方的同情、关怀和理解,从而产生思想共鸣,才能更好地处理好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