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我也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1996年夏天,几位同事邀请我加入伦敦一家雄心勃勃的初创公司,他们给了我三倍于学校的工资,我大概思考了半秒钟就同意了。我们的计划是使用智能体来加强网络搜索效率,我们希望能把万维网变成一个图书馆。但我们对商业一无所知,实话说,我们不懂怎么开发商业软件。很快我们就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真相:我们以惊人的速度烧掉投资者的钱,但真不知道怎么把它赚回来。那是一段痛苦的时光,我在加入公司9个月以后就离开了它,再过仅仅8个月后,公司倒闭了。
我那悲剧的创业经历也预示着几年后全球范围内所发生的事情,众所周知,互联网泡沫从1995年持续到2000年初。随着那些雄心勃勃、身价不菲的互联网初创新贵纷纷陷入资金窘境,未能实现盈利,2000年初,网络市场开始崩溃。
软件智能体只是互联网故事的一小部分,但它也是跟人工智能相关的最明显的部分了。其实人工智能研究者倡导的梦想并没有错,只是太超前而已。20年后,苹果公司iPhone智能手机的一款应用横空出世,Siri。它是由斯坦福国际研究院开发的——没错,就是30年前开发SHAKEY的同一机构。Siri是20世纪90年代软件智能体工作的直接产物,许多人工智能界人士立即将其与苹果公司的知识导航器视频联系起来。Siri的构想是一个基于软件的智能体,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与之交互,并且代替用户执行简单的任务。其他大众市场的应用商迅速跟进:亚马逊的Alexa、微软的Cortana和谷歌助手都实现了类似的功能。他们都将开发起源追溯到基于智能体的人工智能,当然,实际上它们不可能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因为当时的硬件不足以支持它们运行。至少在2010年后,移动设备的计算能力才足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