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限制语气的“而已”与表强调语气的“耳”,当看作是两个不同的语气词。
再如近现代汉语的“呗”。“呗”在中古属并母卦韵,薄迈切,拟音[b∵i③];主要见于佛家语,意为“止息;赞叹”。宋元以来音变为[p|→i④],与“罢”近似。但是“赞叹”义的动词“呗”与语气词“呗”并无渊源关系。语气词“呗”如胡明扬所说,是语气词“吧”和语气词“欸(唉)”的合音[18]。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呗”与“吧”的语气义有明显差异,应看作是两个不同的语气词。如:
(55)A:上哪儿?B:还能是哪儿,我朋友那儿呗。
(56)关山林说:“你说谁?”吴晋水说:“还有谁,你老婆呗!”
(57)你吃了饭吧?
(58)快点走吧,要迟到了。
例(55)、例(56)的“呗”与例(57)、例(58)的“吧”不能互换。原因在于语气词“呗”如徐晶凝所说,表“述唯弃责”,即说话人一方面认为自己所说的话是唯一的可能;另一方面又显得随意、轻率。而语气词“吧”即“罢”的记音字,主要“表测度,并提请听话人确认”[19]。
(二)语音分化
即一个语气词分化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可能有方言因素),并分别采用不同的字形来记录。在中古译经《鼻奈耶》中有很多语气词“婆”。如: